•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江西高校

师说姚明甘做学生成才的“助推器”

时间:2016年01月30日 信息来源:南昌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本网讯(记者刘晓霞、王红俞)我们学校还有一个跟“篮球小巨人”姚明同名的老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坐落于学校图书馆的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被暖阳轻柔地包裹了起来。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研究院楼下,相约与姚明老师见面。并非体育明星、而是科研达人的他一身休闲打扮,面带微笑,十分随和。

师说姚明甘做学生成才的“助推器”

  2010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姚明在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从事过研发和技术咨询工作,具有多年雷达及通信系统设计经验,现在我校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从事空间探测雷达体制及波形设计方面研究。多年来,他苦心钻研,建树颇丰。他所参与负责的863项目“电离层非相干散射软件雷达的关键技术”于2015年10月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成功研制的软件雷达样机将于今年架设在海南岛三亚,将为我国电离层及中高层大气研究做出贡献,也将为我校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学习基地。

“做科研要有一颗强大的心”

  2011年在邓晓华教授带领下,姚明等人抓住机遇,成功申报了“电离层非相干散射软件雷达的关键技术”课题,姚明为该项目第二负责人。2014年与中电科南京14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联合申报的“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资助近1亿元。目前已完成了雷达的前期调研及初步设计仿真。姚明为南昌大学子项目的负责人。2014年8月,姚明以及课题主要成员还专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Erhan Kudeki教授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访问研究,就非相干散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了软件雷达的调研及设计仿真,正在对软件雷达样机做最后测试。迄今发表相关学术期刊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同时申请并获批相关项目10余项。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遇到的瓶颈是非常多的。虽然我们的概念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对技术等各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而且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缺乏研究基础,在整个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姚明说道,“让人欣慰的是,在邓晓华教授、课题组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功夫,我们在软件雷达这方面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在谈及怎么面对科研的困难时,姚明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经验。“首先,在遇到瓶颈时,我会去查找相关文献,看看国内外专家是否有过研究,通过认真研读,往往会深受启发。其二,要多向相关的老师请教和交流,沟通非常重要。”他还笑笑说:“搞科研的要经得起打击,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遇到挫折不能轻言放弃,这样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前行。”

“甘做学生成才的助推器”

  姚明除了专注于科研,在指导学生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斐然。“我一般给学生比较多的自由,不喜欢给他们太多约束,希望他们以自发自觉的状态投入到科研中来。做科研主要是要自己感兴趣,如果自己不感兴趣,我每天盯着也无济于事。”

  但自由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尽管工作繁忙,姚明依然常常让团队里的学生以“个人工作汇报”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度和科研状态,然后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指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了“左臂右膀”,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双方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提升了科研工作水平。

  2014届通讯与信息工程专业雷达信号处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管炜同学评价到:“姚老师为人十分和善,他非常关心学生,而且会听取学生意见和要求。在科研上遇到困难时,常常耐心指导我们。”他还说:“姚老师发表了很多论文,申请了许多专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经常创造机会,让我们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同行开展相关领域的交流,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理念、见识了优秀的科研成果,还认识了很多知名专家,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关系。”

  姚明在科研的路上一路前行,科研的大门同时也向学生敞开着。他说:“我希望对雷达技术感兴趣的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我们项目中来。只要你有足够的兴趣,不管你是本科、硕士或者博士,我们都很欢迎。”

  • 责任编辑:范若云
上一篇:省“两会”上的南大“好声音”
下一篇: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夯实内涵发展基础
(作者:佚名 编辑:南昌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